超分辨率熒光顯微鏡有望實現新突破
[內容提要]:據了解,我國光電國家實驗室朱明強教授課題組近日研發了一種超級熒光分子開關,利用這種超級熒光分子開關的新特性,制作出具有超級光敏感和應用潛力的全光晶體管,我國研制新型超分辨率熒光顯微鏡有望實現新突破。
據了解,我國光電國家實驗室朱明強教授課題組近日研發了一種超級熒光分子開關,利用這種超級熒光分子開關的新特性,制作出具有超級光敏感和應用潛力的全光晶體管,我國研制新型超分辨率熒光顯微鏡有望實現新突破。
超級熒光分子開關通過采用獨特的分子設計,將基于二芳基乙烯的熒光分子開關比提高了4個數量級,達到1萬倍以上,響應速率也大幅度提高。并且,課題組還利用這種超級熒光分子開關的新特性,制作出具有超級光敏感和應用潛力的全光晶體管,相關成果的論文日前已經在國際知名的《自然·通訊》雜志上發表。
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世界各國科學家認為光學顯微鏡有一個極限,即無法獲得比半光波長更好的分辨率。但在“熒光分子”的幫助下,科學家可以突破這種極限。2014年,美國及德國三位科學家就是因為“研制出超分辨率熒光顯微鏡”,將光學顯微鏡帶入了納米維度,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熒光顯微鏡是利用一個高發光效率的點光源,經過濾色系統發出一定波長的光(如紫外光3650入或紫藍光4200入)作為激發光、激發標本內的熒光物質發射出各種不同顏色的熒光后,再通過物鏡和目鏡的放大進行觀察。這樣在強烈的對襯背景下,即使熒光很微弱也易辨認,敏感性高,主要用于細胞結構和功能以及化學成分等的研究。
通過“納米”級的超分辨率熒光顯微鏡,科學家們可實現活體細胞中單個分子通路的可視化,能夠觀察到分子是如何在大腦神經細胞之間生成神經突觸,可以追蹤帕金森病、阿爾茲海默癥和亨廷頓癥患者體內相關蛋白的累積情況,還能跟蹤受精卵在分裂形成胚胎時蛋白質的變化過程等。